“久病成良医”,特别是得了感冒,有的选择忍一忍,有的凭经验买点药自行服用,而这种随意性也导致感冒药的乱用。
专家提醒,滥用、乱吃药可能损伤肝肾,严重者将危及性命。
见习记者杨洁规通讯员石荣
案例
吃了感冒药,感冒反而加重
20岁的小黄着凉了,感觉咽喉像冒火一样,还头痛发热、浑身无力。她想到室友之前得感冒,医生开了治疗感冒的药物——康泰克,吃了两天就见好了。于是,她也服用了一粒,可是不但体温没降,头反而更疼了。
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平常说的“感冒”,但是医生同时称,小黄室友的感冒症状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适合服用康泰克。而小黄的感冒症状以发热为主,不适合服用。“康泰克的主要成分是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用于缓解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没有退热和缓解疼痛的作用。”
医生提醒,很多人在感冒时会自行服用常用感冒药物,甚至以为多服几种就能增加效果,这是错误的认识。“感冒药服用不当,可能会损伤肝、肾、胃等脏器。”
为治头痛,女子服用药成瘾
10年前,53岁的杨女士发现自己有头痛、腹部不适、腰背疼痛症状,于是自行到药店购买一种治疗感冒的口服药“阿咖酚散”。“药效不错,可以缓解身体的不适感。”
药物说明书中规定成人一天服用一包,24小时不得超过4包,但杨女士越吃越多,发展到一天24小时内服用24包阿咖酚散,甚至晚上也会起床服用。病情一直未见好转,家人还发现她出现了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易发怒等症状。
“这是典型的药物成瘾。”医院成人精神科女病房主任刘光亚说,阿咖酚散含有乙酰氨基酚、咖啡因,有止痛、兴奋作用,但过量服用,会对身体带来伤害,形成依赖后,也会造成人精神状态的改变。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是安眠类药物的滥用,阿咖酚散成瘾的还比较少见,大家应引起警惕。”刘光亚说。
调查
多数人买药吃药凭个人经验
三湘都市报记者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向他们询问家中有没有配备常用药,其中,12位市民表示家中备有常用药品,其中7人家中还有专门的儿童药箱。常备的有退烧药、咳嗽药、感冒药、消炎药、腹泻药,另外还有钙片、维生素等保健类药品。
“职业不是医生的话,怎么知道该买什么药,吃什么药?”记者继续提问。
受访的20位市民中,有12位表示“依据上次生病过程中的症状、医生用药等经验积累”,3位“上网查询”,5位“向医生请教”。
“经常有客人来店里买药,不采纳我们推荐的药,以为我们推荐的药品价格贵。”韶山南路附近一家药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很无奈,只能听从顾客的选择,“其实,有些药根本就不对路,比如咳嗽,顾客没分清是不是有炎症,就灌止咳露再说;高烧也需要分清有没有感染,并不是吃下退烧药就一定能退。”
专家观点
我国每年有19万人死于“乱用药”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我国每年有万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乱用药”,死亡率高达7.68%。
“居民自我药疗主要凭经验、凭习惯,医药知识非常匮乏,却往往埋下大隐患。”医院精神科大科主任、成瘾医学博士周旭辉介绍,“滥用、乱用药,会损伤肝肾功能,还可能对心脏、大脑等产生毒副作用,严重者将危及性命。”
周旭辉还说,滥用药物还会导致对药物成瘾。药物成瘾患者一旦不服药,身体就会产生跟药理性质相反的戒断症状,比如抑郁、易发怒等。
“大家购买药品时,一定要听取专业医生建议,也要警惕成瘾药品。”周旭辉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成瘾药物的监管,同时市民也应明白安全用药、科学用药的必要性。
延伸
注意十大用药误区误区
专家提醒
1
保健食品当药品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没有临床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品使用。
2
多种药物叠加用
含有同种成份的药品不能重复服用,以免因剂量的叠加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3
随意换药、调剂量
频繁换药,随意调整用药剂量,甚至停药,轻则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加重病情,重则会发生增加并发疾病等危险,危及健康。
4
药品存放太随意
家庭储药务必要避开儿童可触及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一定要带上误服的药品及包装就近就医,以便有针对性的治疗。
5
盲目相信OTC(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不是绝对没有不良反应,也应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
6
滥用成瘾类药物
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处方或药品说明书来服用药物,不要反复地加量服用,以免导致成瘾。
7
不敢服药恐伤胎
孕期生病不必完全拒药,不是所有的药物孕妇都不能服用,切忌要遵照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进行治疗。
8
中药无毒常进补
服用中药前一定要明确是否对症,以免贻误病情,危及健康。
9
用饮料送服药物
用饮料送服药物,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轻则影响药物疗效,严重的会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副作用增强。
10
发烧就用抗菌药
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感染类型对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