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药品,大家都非常熟悉,每个人一生中要接触很多药品,每个家庭差不多都会备有一个小药箱,尤其是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药箱里的药品有用来治疗常见病的,如感冒药、胃肠药、外伤药、心脑血管急救药,如果家庭里老人有慢性病的,药品种类会更多,比如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等等。可是,您家里常规备了这些药品,您是否能恰当使用呢?如果您不能熟悉各类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盲目用药,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有的也许只是近期反应,药物代谢完了,副作用就会消除,这样还好一些,有些药品一旦没有正确使用,会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安全用药,才能拥有健康生活。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药品的基础知识及家庭用药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什么是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是能用来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或者能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物质(如维生素类)。简单地说,有明确的适应症,有规定的用法用量的物质就是药品。我国现行法规把药品分为三类:中药(包括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过去称为“西药”)、生物制品(如疫苗、白蛋白、球蛋白等)。
2.药品与保健食品有什么区别: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3.怎样区别药品和保健食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
4.什么是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的适应症大都是一些复杂而严重的疾病,患者难以自我判断、自我药疗。例如,所有的注射剂和抗生素均属于处方药。在处方药的包装盒、药品外标签、药品说明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凭医生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的忠告语。
5.什么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均来自处方药,它一般是经过长期应用、疗效肯定、服用方便、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非处方药在美国被称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OverTheCounter,简称OTC)”,后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
6.怎样识别非处方药:(1)非处方药包装盒的右上角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2)非处方药又分甲类和乙类两种。甲类非处方药需在药师指导下购买使用。甲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绿色。
7.家庭用药误区:(1)家庭常见自行服药的就是一些感冒药,家庭成员中一旦有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头痛等症状就会自行服用一些感冒药,比如感叹号,快克,感康等。其实,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它的病程一般5到7天,如果不出现并发症,可以不用服药,生活上注意一些,保证睡眠,饮食清淡,多饮水,感冒很快就会痊愈。如果出现发烧头痛症状,也不要认为是炎症的表现,自行服用一些抗菌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等,这些都是错误的,感冒90%都是病毒感染,服用消炎药百害无一利。这时可以用一些含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成分的退烧药,发烧头疼会很快缓解。大家切记,服用了含有解热镇痛成分的感冒药后,千万不能再同时服用一些退烧药,这样会加重肝肾负担,严重的还会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切记。服用感冒药后,千万不能饮酒。更有甚者,一感冒就要求输液治疗,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即使你每天输入抗病毒药,抗菌素,也不能缩短感冒病程,还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长此以往,就会滋生很多耐药菌,任何抗生素都拿它没办法,那个时候对人类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2)无论是医生开的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只要我们要服用它,都要认真阅读该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只有了解药物的上述性能,才会做到安全用药。还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家庭小药箱要及时更换,及时清理过期药,尤其是急救药品,更要及时更新。(3)儿童和老人属于特殊群体,用药安全更要注意。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期,各脏器发育还不成熟,用药剂量更要严格掌握,家长一定不要给儿童服用成人药品,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儿童专用药。老人代谢慢,对药物清除率低,肝肾功能也可能不健全,所以也不能按照青壮年剂量给药,要谨遵医嘱,以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
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安全合理的用药,会还您一个健康生活;反之,如果滥用,盲目的用药,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希望大家都能增强安全用药意识,让药品发挥它的作用,治病救人,还大家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