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站的社区里,有漫画馆、影院、直播舞台、游戏厅和电竞赛场等不同消费空间。进入这里的消费者们有自嗨的自由,也有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分享兴趣的自由。
作者南希出品
子弹财经
从美股回归港股,哔哩哔哩(下称“B站”)完成了它在资本市场上的第二跳。
近日,B站已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赴港上市,此次计划募集30亿美元左右(约合亿港元)资金。这也是继百度之后,从美股回港二次上市的又一家明星中概股。
受此消息影响,3月16日晚,B站美股股价盘前大涨4.14%,报.27美元/股,截至收盘,B站上涨1.49%,报.31美元/股。
不少机构投资人都看好B站回港上市,并表示会下单,市场或将出现超额认购情况。
虽然资本市场投了赞成票,但外界不乏对B站商业化前景的质疑之声:比如市场上无可对标的商业模式,或是变现收入不稳定等。
不同于传统互联网公司单纯靠广告变现的逻辑,B站的商业模式可比卖流量复杂多了。
不妨借用电商圈常用的“人货场”理论来对比B站:内容供应商负责整个场所的正常运营,“货”在这里指的就是视频内容。在B站的社区里,有漫画馆、影院、直播舞台、游戏厅和电竞赛场等不同消费空间。进入这里的消费者们有自嗨的自由,也有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分享兴趣的自由。
而扮演这个社区中管理员的角色,一直是B站的构想。
1以视频为号
摆在B站面前的,是月活超2亿用户的超级视频社区。
视频是B站的起点,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下,相较于图文的慢节奏,视频媒介似乎更符合当下大众的阅读习惯。
尤其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视频正在成为年轻人最为依赖的表达载体。数据显示,有超7成年轻人愿意将视频类网站作为培养和分享兴趣爱好的平台。
例如Z+世代,出生在年-年,他们正好处在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节点,对电子设备有天然的亲近感,在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少年时期,中国互联网正好迎来长视频内容的黄金十年。
短视频的崛起不过是近5年的事。这种短暂又令人兴奋的视频形式,一下抓住了Z+世代们的眼球,有分析人士预计,短视频市场规模年或将达到两千亿量级。不过频繁用手指“刷刷刷”的动作也预示了短视频内容的稍纵即逝,即便刷了一整天视频,虽然沉浸其中,但也很难说获得了哪些有效信息,年轻人们难免会怅然若失。
而中视频则在短视频和长视频中间取得了一个平衡。5-30分钟的视频长度,既不会因为时间过长让大家失去持续观看的兴趣,也不会由于时间限制导致无法输出更多内容,更具长尾效应。
无论是流行的哪种视频形式,不变的是视频内容供给的极大丰富。
与之匹配的是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视频行业的用户预计将从年的9.3亿人增加至年的11.8亿人,随之创造的泛视频市场收入到年将突破1.8万亿元。
图/艾瑞咨询Z+世代也更愿意花时间在视频内容上:年,Z+世代平均每天消费移动视频内容的时长为3.71小时,比年整体人口消费视频内容的平均时间多1.16小时。
从内容生产角度来看更是如此。随着视频制作和传播门槛逐渐降低,人人都可以是视频内容的生产者——在内容创作领域,视频化表达将是未来十年的主题。
据UserTracker数据显示,从Q1-Q3,我国在线视频移动端渗透率维持在75%以上,短视频渗透率从65.4%上涨至74.3%。
从玩家们纷纷发力视频内容、抢夺视频创作者也不难看出,随着图文内容黄金发展期过去,未来十年,得视频者得天下。
例如微博于年7月启动了视频号计划,用5亿元现金分成扶持创作者。知乎在首页上线了“视频”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