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医保局成立以来,其主导的第一批药品带量采购正在全国落地实施中,第二批带量采购的结果也预计在春节前公布并将四月份左右落地实施。在带量采购导致公立医疗机构销售大幅降价的中选药品惠及人民群众的同时,也对零售药店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笔者与几位朋友探讨,大家一致认为随着药品带量采购的扩围及进一步拓展,理性驱使将导致患者在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呈现双向流动,进而导致零售药店经营品种结构发生结构性变化。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一、医疗机构和药店经营品类结构不完全相同如果不考虑近几年崛起的电商,国内消费者购药的终端渠道仅有两个: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由于国内医疗卫生体系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加上医药不分的历史传统,医药市场的终端格局同样以医疗机构为主。由于二者功能定位的不同,两者经营的药品品类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图:化学药各大类产品的销售情况(年)资料来源:米内网由于医疗机构不仅有庞大的门诊患者,还提供住院和手术服务,因此,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以处方药和手术用药为主,而零售药店以非处方药居多。即便是从用药系统大类看,二渠道之间也略有差异。以年化学药Top20通用名产品为例,在公立医疗机构和城市零售药店市场,仅有6个产品是相同的,占比30%。图:化学药Top20通用名产品的销售情况(年)资料来源:米内网单就消化及代谢类系统药品而言,通用名Top20品种在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有有一半是相同的,占比约50%。图:消化及代谢系统化学药通用名Top20品种销售情况(年)资料来源:米内网因此,虽然在带量采购后有零售连锁药店表示对其自身冲击有限,但是从二者经营的品类结构看,医疗机构同通用名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其造成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二、带量采购产品在零售药店的销售情况年12月,首批4+7带量采购试点结果公布,25个拟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年9月,4+7带量采购中选的25个品种在首次中选的基础上再次降价扩围,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平均降幅25%。自扩围工作实施以来,为了保住客流量,漱玉平民大药房、怡康医药、老百姓大药房等连锁龙头企业在可及的品种范围内相继跟标跟价;益丰大药房更是表示,如果消费者在2公里内益丰大药房以外的其他市场机构,购买了低于该店零售价或会员价的同厂同规格药品,一经核实,益丰将按药品的最小销售单位差价3倍返还。在此背景下,带量采购扩围与拓展对零售药店的影响成为医药零售圈
带量采购导致患者双向流动,药店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21-2-20 10:37:59 点击数: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