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美国胸科协会发布了「咳嗽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详细介绍了成年人咳嗽症状的分类及相应的诊断和管理措施。
11年过去了,Richard教授等评价了~年咳嗽相关文献,试图揭示版咳嗽指南(以下简称06版指南)哪些地方需要更新。
回顾经典:06指南诊疗建议循证建议分级如下:强力建议(A);中等建议(B);弱建议(C);不建议(D);不确定(I,没有建议);专家意见,强(E/A);中(E/B);弱(E/C);不建议(E/D)。
1.咳嗽的常见原因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咳嗽的治疗建议
(1)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指南建议使用术语「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替代「鼻后滴流综合征」(E/A)。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一种综合征,对其诊断应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对治疗的反应来确定(B)。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经验性治疗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或减充血剂(C)。
(2)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
对于感冒引起的急性咳嗽,用非镇静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治疗无效,不建议使用(D),可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组合制剂治疗(A)。
对于不含第一代抗组胺药或减充血剂的非处方药,除非将来有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疗效,否则不建议使用(D)。
(3)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
如果怀疑DPB,且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性高分辨CT表现,可以试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以避免有创检查(E/A)。
如果确诊DPB,建议长期(≥2~6个月)使用红霉素或其他14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如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B)。
(4)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性治疗
对于成人的感染后咳嗽(非细菌性鼻窦炎、早期百日咳杆菌感染)有如下建议:
抗菌药物治疗没有价值(I);
吸入异丙托溴铵(B);
若吸入异丙托溴铵后咳嗽仍持续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吸入糖皮质激素(E/B);
对严重感染后的咳嗽发作,排除其他诱因后考虑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C);
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和右美沙芬,只有在其他方法无效时才使用(E/B)。
(5)百日咳
该病不仅见于儿童,也见于成人。
如果咳嗽持续2周以上并且伴有阵发性咳嗽、咳嗽后呕吐和(或)吸气相喘鸣音,而且没有其他病因和诊断,则应该考虑百日咳(B),确诊有赖于鼻咽部取样培养(B)。
指南建议,65岁以下成年人应接种百日咳疫苗(E/A)。
更新观念:图解咳嗽诊治对于因咳嗽就诊的成年患者,建议首先评估咳嗽持续时间并进行分类,从而缩小潜在疾病诊断的范围。
1.急性咳嗽如何诊断?
研究纳入3篇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文献。作出如下更新建议(具体诊治流程见图1):
(1)结核是一种特殊的感染。在流行区域或高危人群中,不管患者咳嗽持续多长时间,即使胸部影像结果显示正常,也应针对每个咳嗽患者进行结核感染的评估;
(2)需追问咯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病史,一旦出现,立即评估处理;
(3)运用可靠的咳嗽严重程度评估工具(图2),评估治疗终点;
(4)首诊后4~6周需进行电话或门诊常规随访复诊。如果咳嗽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则患者需安排再次复诊。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图1成人急性咳嗽诊治流程图
图2咳嗽严重程度评分(左图),咳嗽影响生活质量评分(右图)
2.亚急性咳嗽如何诊断?
研究纳入2篇亚洲地区。作出如下更新建议(具体诊治流程见图3):
(1)需追问咯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病史,一旦出现,立即评估处理;
(2)运用可靠的咳嗽严重程度评估工具,评估治疗终点;
(3)评估环境与职业暴露因素;
(4)首诊后4~6周需进行电话或门诊常规随访复诊。如果咳嗽症状持续存在,则患者需安排再次复诊。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图3成人亚急性咳嗽具体诊治流程图
3.慢性咳嗽如何诊断?
研究纳入11篇来自北美、南美、欧洲和亚洲的文献,作出如下更新建议(具体诊治流程见图4):
(1)需追问咯血或其他危及生命的病史,一旦出现,立即评估处理;
(2)运用可靠的咳嗽严重程度评估工具,评估治疗结局;
(3)评估环境与职业暴露因素;
(4)单独服用抑酸药不再被推荐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咳嗽;
(5)暂停使用西格列汀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便观察咳嗽是否与这些药物的使用有关;
(6)首诊后4~6周需进行电话或门诊常规随访复诊。
(7)对于难治性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应建议患者至水平更高的咳嗽门诊就诊。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内容)
图4成人慢性性咳嗽具体诊治流程图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BTS咳嗽指南解读版。
好文推荐
临床宝典:4步搞定血气分析
史上最实用!12种抗菌药合理使用宝典
那些年被主任扔下楼的病历
内科医师手册:「退热」药物大盘点
编辑:干舒蕾
投稿及转载:gansl
dxy.cn题图:Shutterstock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咳嗽指南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