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的“书法”些对于小捧子来讲,一直都跟天书一样。
如果哪个医生开的处方我能认出几个字,那个医生绝对堪称一股清流。
毕竟我们平常看到的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
再这样的——
小捧子感觉自己的眼睛都快瞎了,这密密麻麻的蝌蚪文都是哪里来的啊!
其实,医生的病例处方潦草早在唐朝就有了。
唐朝人张旭,有天急腹症,略懂医术的他给自己写了诊断书,最后开了一剂非处方药--大黄汤。这就是著名的狂草名帖——肚痛帖。
张旭《肚痛帖》: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你认出几个字了?
反正小捧子我就认出了张旭书几个字,外加一个“痛”。
嗯,应该已经算良心了。
只是现在的处方,字迹潦草的越走越远了。
一堆蝌蚪文里,我竟然意外的觉得这张单子上字很有艺术!
不过想想也是,照现在的医生每天的接诊量来算,每个患者的时间大约在10分钟以内。而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们还要完成接诊,问病史,查体,开化验单,开药,给患者解释病情等几个步骤。
不潦草一点都搞不完啊!
不过更让我佩服的还是那些抓药的,这么潦草的字迹竟然都能看懂!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专业术语的特殊代指,我们这些“门外的”就只能看看热闹。
这个单子你看得懂么?
感觉全篇都是“”……
不是我吹,下面的这些方子里,你能读明白一句话就算我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