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良药能治病」,但是乱用药、滥用药、用错药的话,「良药」也会变成「毒药」。
很多人觉得「用错药」这类的用药事故很少发生,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事实上,生活里的用药误区到处都是,影响疗效耽误病情不说,有时候甚至还可能「致命」。
快看看这三条最常见的用药误区,你踩坑了没有:
误区一:处方药比非处方药更有效
很多人认为,非处方药不用医生开药就能买到,肯定不如医生开的处方药更有效啊。
这种想法真错了!
非处方药之所以不用医生开药,是因为它们经过了更长时间、更全面的临床考察,优点很多。
比如说,非处方药的疗效更确切,适用于你可以自我判断的小病;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也更明确,不含有毒或容易成瘾的成分,更安全;一般能缓解日常不舒服的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相比来说,处方药一般是上市不满五年的新药,相对来说毒性会更强,部分处方药有可能产生依赖性或者被滥用,比如安定……所以一定要专业医生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
所以啊,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没有优劣之分,更没有谁更有效的说法,你就按照实际情况,按照说明书和医嘱正常用药就好。
误区二:复方药更有效、更方便
电视上常看到的白加黑、感冒灵、泰诺等都属于复方感冒药,广告听得多了,大家一旦出现感冒不舒服了,就想去买点这些听过名字的药吃吃。
但事实上用药讲究「对症用药」,也就是说,有什么症状就用什么药缓解,比如只是发烧可以吃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复方感冒药成分复杂,往往一种药里含有三四种有效成分。比如泰诺里就含有退烧、止咳、缓解鼻塞和止鼻涕的四种有效成分。明明不咳嗽却也吃了治咳嗽成分、不发烧却也吃了退烧的成分,反而给身体造成负担。
所以复方药并不意味着更有效,加上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药物成分作用,还是更建议你对症治疗,使用单方药,减少药物对身体的伤害,尤其是儿童,更要注意。
误区三: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品,认为副作用小更安全
很多人翻开药品的说明书,常常被一大串「不良反应」吓到,怕吃出各种「毒副作用」,所以很多人会不良反应少的药品。
又错了!
实际上,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信息越多的药品,也可以理解为临床对这个药品的认识越透彻,使用数据越多,更容易引起医生和患者的注意,从而保护你免受伤害。
在看「不良反应」这栏的时候,建议你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