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
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工作
近日,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部署,交流工作经验,明确工作重点和要求,全面部署推动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工作。
商务微新闻梳理了一份干货笔记,为大家提供参考!
为什么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
零售业是服务民生的行业,便利店是离社区最近的小型零售业态,也是最符合老百姓需求、站在服务民生最前沿的业态,加快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满足人民便利消费需求的重要任务。把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努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消费更便利、优质、放心,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其次,这是适应零售业发展趋势,推动零售业加快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坚持以满足便利化、品质化需求为导向,发挥实体门店优势,加强商品经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物流配送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加快改革创新发展,提高实体零售业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时期便利店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大力发展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经营,能够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商品、贴心高效的服务、优美舒适的环境,富有新时代内涵的现代便利店。
如何打造品牌化、连锁化、智能化的连锁便利店?
(一)坚持品牌化发展,提高优质商品供给和服务水平。
增强商品供给能力。扩大鲜食产品销售,增加适应便利消费特点的小包装商品、半成品、短保质期冷链食品,提供简餐、饮品等现场制售服务,提供乙类非处方药等药品销售,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有条件的便利店企业发展自有商品品牌,开发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商品,提高自有商品经营比重,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提高商品品质。
提高服务水准。充分发挥便利店的便民服务功能,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养老家政等便民服务项目。鼓励企业延长营业时间,多开24小时便利店,满足夜间消费需求。对标业内领先企业,建立高水平服务标准体系和实施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加强诚信建设,提高服务体验。
倡导绿色消费。广大品牌连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特别在商品包装、外卖包装等方面,秉持节约、绿色、环保的理念,减少浪费、减轻环境压力。
(二)坚持连锁化发展,提高便利店组织化集约化水平。
创新连锁经营模式。加强“五统一”,即统一形象标识、统一门店管理、统一设施配置、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商品采购,提高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发展多业态融合的新型连锁,将便利店和餐饮、药店等业态融合发展,把大卖场、社区超市、便利店等服务民生的大、中、小业态通过连锁经营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连锁体系,最大限度织密便利消费网格,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高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加强物流配送能力建设。广大便利店企业加快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有条件的可以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在城市推动实施共同配送、集中配送,鼓励设立前置仓,增强物流配送能力,提高配送效率。发挥好便利店作为末端物流配送支点的作用,加强便利店与在线零售、大卖场、社区超市等的物流配送协同,开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业务,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同时,随着便利店经营食品的比重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中央厨房、鲜食工厂等设施,建立全程冷链配送系统。符合条件的项目,地方可考虑从相关财政补贴资金中安排支持。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企业是零售业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是服务民生的“中坚力量”。企业强,市场才能强。培育一批规模大、网点多、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品牌企业通过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等多种模式跨区域拓展,鼓励强强联合共同开拓市场,加大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支持。
(三)坚持智能化发展,提高技术创新应用能力。
发展智慧服务。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建立与消费者无缝、持续的连接,全方位、全天候满足消费需求。在门店积极推广自助结算、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等移动支付技术,鼓励采用数字货架、电子价签、无线射频等商品管理技术,提升服务智能化,优化消费体验。
建设智慧供应链。推进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数字化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建立由消费大数据驱动,客户营销、商品采购、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全过程高效协同的智慧供应链,围绕消费者需求实现智能选品、精准采购、高效配送,做到“千店千面”。
加强智慧管理。充分运用日常积累的商品和消费数据,科学把握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的消费特点,优化门店选址、商品陈列和业态布局。
最后,会议强调各地要按照“全面部署、重点推动、逐级延伸”的工作步骤,加强组织领导,以构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目标,以优化便利店布局、增加品牌连锁便利店数量、提高商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等为工作重点,借鉴北京等城市做法,协调相关部门加强政策保障,确保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工作取得实效。
友情提醒
完整版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