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像要爆炸了,痛的时候得用脑袋撞墙;不仅头很痛,还畏光、畏声、呕吐,只想找个安静的角落蜷缩起来……这是很多患者“躲避”偏头痛的常态。
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9月日,她为一位多年来饱受偏头痛困扰的患者开出一张处方,处方上的药物瑞美吉泮是全球首个可同时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及预防性治疗药物,通过港澳药械通在大湾区上市。
作为一名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生,任丽非常清楚偏头痛给患者带来的真实痛苦。因为没有对症的药物,他们经常靠止痛片维持,但久了也没办法保持药效。过去几天,她一直与这名“首方”患者保持沟通,听到对方对药物效果的积极反馈,任丽感到很欣慰。她希望这款对症的创新药能够实现更大的临床价值,帮助更多偏头痛患者走出痛苦。
偏头痛不罕见,但容易漏诊、误诊花花(化名)每次偏头痛发作的时候,根本无法顾及自己平日的白领、妈妈形象,她都会选择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撞墙”,这样能让她舒服一些。“真的感觉头要炸了,我就找面墙轻轻地磕,真的能缓解疼痛。”花花分享她的经历时,一旁的其他“痛友”也点头表示附和。
实际上,偏头痛并不罕见,世界卫生组织将偏头痛列为世界上第三大最常见疾病。年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burdenofdiseases,GBD)研究显示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14.4%,全球约有10.4亿患者饱受该疾病的困扰。
而且,正如前述采访对象所说,偏头痛带来的不只是头痛。根据年GBD研究,偏头痛是全球第二大致残性疾病,也是50岁以下人群首要的致残原因。与此同时,偏头痛可从工作、日常生活、学业、社交等多方面严重影响着患者,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家庭负担加重、劳动力损失,甚至可伴随“共病”。
尽管如此,中国偏头痛诊治指南(0版)》指出,我国既往对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不足,病人就诊率和医师正确诊断率均偏低。
任丽告诉记者,这与偏头痛本身诊断的一些难点有关,另外,患者本身对疾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