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妊娠期的妇女服用有些药物后不但对自己有影响而且还可透过胎盘影响胎儿,因为胎盘屏障并不能阻挡所有的药物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原则上,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应当尽量少用或不用药物,包括中药及外用药物。有些在孕前或孕期罹患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擅自停止治疗,会对母婴造成严重危害。
哺乳期妇女用药后,某些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因此,在用药前定要征求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儿童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儿童用药时应从品种、剂型和剂量等方面考虑不同年龄段人体发育的特点,不能随意参照成人用药。
处方药必须遵医嘱使用,非处方药应用前,家长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的各项内容,必要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老年人
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从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同时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疾病,用药品种多,因此,要针对病情优化治疗方案(包括品种选择和剂量调整),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规避药物的不良相互作用。
老年人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和家人沟通,让家人了解自己的用药情况,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特殊作业人员
在从事驾驶、操纵机器和高空作业前应避免使用抗感冒药、抗过敏药和镇静催眠药等药物,因为服用这类药物后易出现嗜睡、眩晕、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危害人身安全。从事上述工作的人员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师。
(来源:云南健康教育)